您好,欢迎来到濮阳文明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习近平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
[习近平会见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斯波利亚里茨][习近平向2023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致贺信]更多头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龙都要闻

濮阳市建市四十年城市管理工作综述
发表时间:2023-09-06   来源:濮阳文明网   字体: [][ ][ ]   [打印] [关闭]

不忘初心 书写美好生活新答卷 


踔厉奋发 奏响绣花治理最强音


——濮阳市建市四十年城市管理工作综述


2022年9月30日,检查国庆期间公园广场安全工作。

全力开展清雪除冰工作,保障群众安全出行。

2020年,新一代老李热线队伍成立。

2020年8月升级改造后的濮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

1986年市城区第一条市政道路。

1989年3月31日,濮阳市供水工程试通水大会召开,向中原化肥厂试车通水一次成功,全年向中原化肥厂及少量城市居民供水106万立方米。

2022年中原路高速路口及广场绿化改造提升。

渣土管理联合执法巡查。

高铁东站站前广场。 

  城市建设

  濮水之畔描绘最美图画


  1984年8月,市城区市政道路破土动工,正式拉开城市建设的帷幕。从一无所有到鳞次栉比,快速推进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群众安居乐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政脉络四通八达

  道路是城市的“血管”。经过科学规划、接续建设,市城区200余条主次干道、515公里市政道路纵横交错,59座桥梁横跨河湖之上,形成纵贯南北、横穿东西的路网骨架,路面宽敞平坦,道缘石整齐规范,井盖水箅稳定牢固,盲道等无障碍设施畅通完好,良好的道路环境便捷了群众出行,更畅通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路。

  排水系统是城市的“良心”。与市政道路同步铺展的,是522公里雨水管线、450公里污水管线、24座雨水泵站、9座污水泵、11座一体化智能截流井、1.5万座检查井、1.8万个雨水口,与5座污水处理厂共同构建起市城区排水生命线,实现污雨水有序收集、高效提排、达标处理,塑造了城市韧性和综合承载力。

  路灯是城市的“眼睛”。敷设照明线路460公里,安装路灯3.45万盏、景观亮化灯2万余盏,98%以上的路灯实现数字化自动监控,年平均亮灯率98%以上,设施完好率99%以上,园区亮化、河道亮化、楼体亮化和道路照明层次分明、绚丽多彩,在光影流动间,点亮了市民喜乐祥和的生活。

  环卫功能逐步完善

  公厕是城市的“窗口”。建市之初,公厕主要以露天为主,设施简陋,卫生条件较差。2020年年底,市城区第一座“智慧公厕”建成。如今,市城区共有公厕220余座,其中20余座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残疾人专用无障碍通道、第三卫生间、儿童专用设施等齐全完备,部分安装有能够显示有无蹲位的智能化设备,内部干净整洁,24小时免费开放。小小的公厕,清晰地展示了濮阳环卫设施迈向现代化的发展踪迹,折射出城市文明之光。

  垃圾转运站是城市的“环卫枢纽”。2011年年底,自卸式垃圾清运车开始逐步被带压缩箱的现代化清运车取代;2020年,市城区最后一批地坑式垃圾中转站改造完成,垃圾转运设施更加环保、洁净。目前,市城区共有垃圾中转站80余座,平均每天接收生活垃圾800余立方米,经过集中消杀、压缩,由40余辆清运车送往垃圾处理厂,实现日产日清、高效转运,维护着城市洁净与群众健康。

  生活垃圾既是“社会公害”,也是潜在的“无价之宝”,关键在如何处理。2011年3月,一座现代化的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成投用,总库容260万立方米,标志着我市生活垃圾处理从露天无序堆放走向规范化处置填埋。

  2020年5月,我市第一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投运,开启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新模式。2021年,2座道路清扫车干湿垃圾处理站建成,为环卫清扫车辆垃圾提供了“归宿”。2022年年底,全市4座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建成,完成“零填埋”目标,实现生活垃圾资源化综合利用的历史转变。

  2023年,我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加快推进,设施短板正在逐步补齐,科学合理的现代化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即将建立。同时,192个生活垃圾分类亭进入市城区41个居民小区和公园、医院,居民区分类投放收集设施覆盖率达85.42%,引领了绿色生活新风尚。

  绿化景观扮靓城市

  绿化是城市的“外衣”。1992年,我市“资历最老”的公园——戚城文物景区正式开工建设,由此开启了一代代人的美好记忆,见证了濮阳的变迁与发展。

  1995年,在市委、市政府“用三年时间把濮阳建成国家园林城市”的号召下,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入发展快车道。龙城广场、濮上园、中原绿色庄园、濮水公园、德胜公园、龙山公园、龙湖滨湖公园、马颊河滨湖公园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黄河路、胜利路、人民路、建设路、京开大道、振兴路、开州路、中原路等道路绿化完成,城区绿地面积快速增加,景观效果大幅提升。

  1999年,我市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验收,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座国家园林城市。2002年,我市相继获得“国际花园城市”、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等荣誉称号,创造了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的“濮阳现象”,受到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改革报》及省内主流新闻媒体广泛报道,成为全国行业标杆之一。濮阳市由此成为远近闻名的“人居佳境、中原绿洲”。

  进入新时代,营造精、细、雅、洁的宜居环境成为园林绿化新目标。2005年11月,龙城广场“中华第一龙”龙形雕塑落成,展示出腾飞向上、一飞冲天、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龙都精神,成为城市最具代表性的地标建筑之一。

  2010年以来,我市围绕中心城区综合提升,先后完成市城区主干道及公园广场、城市入口等重点部位绿化景观提升,建设40余处街头小微游园、“口袋公园”,大力实施见地植绿、见缝插绿、拆迁建绿,让零星的绿、禁锢的绿变成开放的绿、共享的绿。

  如今的濮阳,拥有公园游园77处,公园绿地总面积1012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8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43.86%,绿地率38.97%,城市道路绿化率100%,省级园林达标路40条,街头绿地、道路绿化和公园绿地“点、线、面”无缝对接,“三季有花、四季常绿、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的美丽画卷徐徐展开。

  公用保障惠民济世

  水是生存之本。2016年6月,随着南水北调配套工程(市第三水厂)建成投运,市城区居民全部喝上了优质丹江水,结束了饮用黄河水的历史。饮用水源从地下水到黄河水再到丹江水,供水管网从59.5公里到936公里,日供水能力从6万立方米到28万立方米,市城区供水管网覆盖率100%,每一个变化都诠释着供水事业的持续发展。

  燃气连着百姓“烟火”。濮阳因油气资源丰富,市城区居民较早用上了管道天然气,并于2012年成功引进第二气源,实现双气源供应。2019年,“气化濮阳”工程完工,在全省率先实现管道燃气“村村通”。如今,市城区3196公里燃气管网交织形成环状,覆盖率100%,平均每天向44万余用户输送燃气71.3万立方米。从劈柴做饭到气通万家,改变的是群众洁净的生活方式,不变的是城市浓浓“烟火”气息。

  供暖热度传递城市温度。1986年,作为全省首个集中供热试点城市,我市对市城区开始集中供热。1987年,我市第一座供热站成立,初始供热面积只有30万平方米。随后,308座换热站相继建立,1943公里供热管网通向千家万户,辐射面积3948万平方米,管网覆盖率达98.7%,位居全省第一,让20万余户热用户在冬日里感受春的温暖。

 

  城市服务

  让居民生活得更加舒心


  在201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群众提供精细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城市工作的重头,不能见物不见人。”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我市城市管理和服务逐步从粗放式走向精细化、科学化、法治化,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加方便、更加舒心、更加美好。

  城市运行平稳高效

  数字化管理是提升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支撑。

  2013年4月,濮阳市数字化城管系统建成试运行,建立城市基础设施信息数据库,采用当时国内最先进的数字城管V11系统,使用实景三维影像技术,建成全省第一家共享“满天星”工程,开启我市城市管理数字化、立体化新时代。

  2020年,按照“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目标,数字城管系统完成智慧化升级,汇集19万个城市部件、2万余路视频监控、300余辆环卫车辆、308座换热站、24座雨水泵站等城市数据,建成智慧环卫、城市防汛、公用事业等13个应用场景,共享公安、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住建和大数据5个部门资源,建立横向覆盖各区及18个市直责任单位,纵向延伸至各街道的网格化工作体系,在全省率先实现城市数据“一屏统揽”、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城市问题“一网推送”,构建起“1+3+N”的智慧城管体系,实现城市管理从被动向主动、从粗放到精细、从单一向协同的转变,于2021年荣获第18 届中州城市科学奖运行管理二等奖、拓展创新二等奖。

  城市应急保障是城市服务能力的“试金石”。

  为了让“城市看海”“一场雪瘫痪一座城”成为往事,我市城市管理部门“一棒接着一棒干”“一锤接着一锤敲”,认真吸取经验教训,不断细化完善城市应急预案,优化指挥调度体系,健全部门联动联防机制,组建起17支共600余人的防汛突击队、100余人的城市生命线工程专业抢险队、50余人的城镇内涝防汛专家库及城市清雪除冰应急队,配备移动防汛泵车、应急抽水泵等防汛机械40余台,铲雪车、雪滚车等清雪除冰设备71余台,备足备齐各类应急物资,加强应急演练和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城市应急和保障能力。

  2019年年初,实现建市以来第一次大规模、全方位机械化清雪除冰;2021年,战胜百年一遇、建市以来最大降雨,2023年,迎战台风“杜苏芮”……他们以风雪为令,挺身而出,各司其职、各展其能,在一次次实战大战中锤炼了应急处突的“硬能力”,为群众开辟出一条条“绿色通道”。

  安全是城市的生命线。我市城市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树牢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紧盯重点领域、关键部位,持续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健全制度约束机制,织密织细防护网,坚决防范和遏制重大事故发生,全力营造安全的城市公共环境。

  我市先后出台《濮阳市燃气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管道燃气安全经营管理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持续排查整治燃气安全隐患,加快推进燃气老旧管网改造、燃气安全装置加装,维护燃气行业形势稳定。全面排查窨井设施凸起、下沉、破损、丢失等问题,按照“先急后缓、分类施治、一盖一策”原则,完成全市2.2万座窨井盖整治工作,制定《濮阳市窨井设施管理办法(试行)》,守护群众“脚底下的安全”。先后组织完成两轮市城区大型户外广告专项治理行动,拆除违规广告设施3550处6.41万平方米,消除群众“头顶上的隐患”,净化城市空间。

  人居环境优良宜居

  市容环境关乎城市“面子”。

  从建市之初“一把扫帚打天下”,到如今各类现代化清扫机械唱主角,市城区主次干道机械化清扫率达100%,每天115台次环卫机械多机种联合作业,对1268万平方米道路进行洗扫、洒水、喷雾和冲洗,实行“以克论净”。建立健全市容市貌常态化治理机制,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坚持疏堵结合,强化错时管理,规范占道经营,清理城市“牛皮癣”,遏制乱搭乱建,有力管控“六乱”现象,为城市“净颜”。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成为对濮阳城市环境的最佳定义。

  2022年6月,随着济郑高铁开通,我市正式迈入“高铁时代”。在摸索创新中,高铁片区的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社会治安、服务接待等综合管理迅速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精细化轨道,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

  生态环境体现城市品质。守护城市蓝天碧水,是新时代城市工作的重要使命。我市坚持科学治污,全面消除老马颊河黑臭水体,实施污雨水管网清淤疏浚工程,加快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强化排水管理,持续推动水生态改善。坚持依法治污,严格建筑垃圾清运核准审批,建立城管、交通、交警等部门常态化联合执法和“三方惩处”机制,建成渣土车实时动态监控平台,推动渣土车管控实现由“乱”到“治”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坚持精准治污,建立全市餐饮单位动态管理数据库,建成市、区、办三级联网的餐饮油烟在线监测平台,强化部门联动联合执法,推行“十步工作法”,走在全省前列,开创了餐饮油烟治理的“濮阳方案”。

  设施管养彰显城市态度。我市城市管理部门不断探索创新城市基础设施管养机制,学习先进理念,创新方式方法,逐步实现从粗放管养到精细管养的转变。先后出台园林绿化管养标准、公共绿地管理办法、市政设施精细化管理制度、城市照明设施精细化管理方案、窨井设施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量化标准要求。

  严格对照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测评体系,在日常养护的基础上,对市政道路、园林绿化、公厕、垃圾中转站等进行“拉网式”大普查,及时组织绿化补植栽植,消除缺株断带,修补主次干道塌陷破损路面,整治步道砖、路缘石病害,清理道钉等废弃设施,更换不亮灯、“眨眼灯”,维修公厕配套设施,确保设施完好、正常运转,为市民提供便利、舒适的生活环境。

  公共服务优质暖心

  行政审批“一网通办”。围绕“放管服”改革,对城市管理系统所有行政审批和公用服务事项进行全面梳理,优化服务流程,全部实行网上“一网通办”、线下“一窗受理”,利用“i濮阳”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推广“掌上办”。针对门头装修、庆典审批等高频办理事项,推行电子签字审核、电子签章出证,实行容缺受理制度,压缩办理时限,推行“最多跑一次”服务,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

  水气暖“一表报装”。针对水气暖报装时限长、环节多、涉及部门广、材料繁杂等问题,率先在全国推出水气暖报装“321”承诺服务、“六零”承诺服务等,全面清理前置审批事项,重塑优化工作流程,形成高效运行机制。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活动中,我市供水、供气报装服务连续3年位居全省同行业前列。

  民生诉求“一线回应”。“家有难题,请找老李”。自1998年4月20日 “老李服务热线”正式开通以来,从1部电话28名队员发展为16条外线260余名队员,一代代热线人始终继承发扬创始人李全芳同志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神,坚持“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24小时为群众提供免费水气暖维修,不断缩短维修半径和时限。与城管热线12319进行资源功能整合,拓展延伸服务范围,推出“一拨就灵”义务维修志愿服务,建立贫困群体免费维修基金,累计接听群众求助近百万件,提供上门义务维修服务37.7万余次,始终保持100%的处置率、98%的满意率,先后获得全国学雷锋示范点、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工人先锋号、全国住建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在政府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城管队伍

  践行城市管理使命担当


  建市以来,随着机构改革的浪潮,市政、公用、环卫、执法等队伍逐步整合重构、汇聚壮大,发展成一支近4000人的城市管理队伍。在党的全面领导下,他们坚定信仰、脚踏实地、勇毅前行,以昂扬奋发的精神风貌为濮阳的发展添薪助力,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城市管理人的使命担当。

  旗帜鲜明讲政治

  我市城市管理队伍始终把讲政治作为第一要求,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武装头脑,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及省市“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 “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双重组织生活、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筑牢坚强战斗堡垒。

  在历次机构改革中,我市城市管理队伍坚持以大局为重,服从组织安排,主动配合岗位调整,不计较个人得失,每个人都是顺利改革、平稳过渡的“推动器”。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城市管理人逆向而行,坚守在马路、公厕、垃圾场、公园、泵站、污水厂、换热站、供水厂等各条战线,积极投身社区防控一线,疫情不退、彩灯不撤,水气暖“不停供、不断供”,快速修复隔离点道路,生动诠释了他们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精神。

  务实重干讲担当

  城市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一头连着百姓民生,一头连着城市发展。

  四十年来,我市历代城市管理人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把群众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第一标准,做到“人民城市为人民”;始终锤炼匠心,抬起头来汲取新理念、新模式、新经验,扑下身子历风雨、强筋骨、长才干,谨记“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始终秉持恒心,团结协作,共同打硬仗、挑重担,用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向群众履行“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的朴素承诺。

  2019年,打通“断头路”,提升老旧路,“十路一桥”顺利通车。2020年,3个月完成500余项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城市,创造了“濮阳速度”。2021年,派出4支救援队支援郑州等地的抢险救灾和灾后修复工作,展现了“濮阳力量”。

  2021至2022年度,市城区集中供热平稳运行146天,创造建市以来最长供热季;2022年,15天高标准完成中原路高速公路出入口及广场绿化提升,扮靓城市“门户”;高品质设计建成濮阳杂技主题公园,增绿8万平方米,打造了城市“新地标”。

  2022年、2023年,濮阳春节亮化连续两年登上央视新闻;13天完成濮上园、中原绿色庄园景区环境全方位“蝶变”升级;按照“一园一主题”要求,打造10个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

  城市管理人用“闯”的魄力、“拼”的勇气、“干”的劲头,向人民交上一份份满意答卷。

  清正廉洁讲纪律

  《贪泉觉爽》讲的是东晋时期濮阳籍廉吏吴隐之笑酌贪泉、廉洁守贫的故事。它通过濮阳市城市管理局微信公众号,与众多中国清廉文化历史故事一同,浸润着每一名城市管理党员干部的内心,成为他们清廉守正的精神食粮。

  我市城市管理系统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把党风廉政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每年制订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台账,落实“一岗双责”,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严格执行签字背书、年度双报告、监督考核等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制订党组工作规则、党组讨论和决定重大问题清单,紧紧抓住重点岗位、重要部门,以及“三重一大”等重要事项,建制堵漏,切实形成制度约束。

  我市城市管理系统坚持一体推进“三不腐”,强化依法行政,推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舆论监督。注重抓早抓小,在重大节日、干部任命等重要节点及时开展廉政恳谈,严明纪律规矩,做到警钟长鸣;加强廉政思想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营造崇廉、尚廉、乐廉、守廉的浓厚氛围;驰而不息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的理念历经岁月沉淀,已经融入城市管理人的血脉之中,成为这支队伍的精神特质。

  择一城,终一事,不为繁华易匠心。我市城市管理人将一如既往、砥砺前行,把群众满意作为城市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精心描绘城市“颜值”、精细打磨城市“气质”,持续推进城市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濮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时代华章中奏响城市管理最强音!(濮阳日报 记者 贺德敬 通讯员 房银臻 文/图



【责任编辑:韩利】

地方传真
更多>>
微信图片_20210715092517_副本.jpg
    “五星”支部创建工作开展以来,马庄桥镇将“五星”支部创建作为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的有力抓手,积极创新工作举措,用好“三比一争”大比武工作机制,贯通支部、产业、生态、法治、文明五大要素,以各党支部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的提升,带动发展动能和治理效能的增强,真正用“两个作用”发挥的先进性体现基层党建的政治性,用产业的支撑力体现指标的说服力,用群众的满意度体现创建工作的质效,努力开创党建统领、能力提升、治理规范的工作新局面,扎实推进“五星”支部创建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我们的节日
更多>>
濮阳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电话:0393-6666867  传真:0393-6666869   邮箱:hnpywmb@163.com
豫ICP备案号(豫ICP备05022042)豫新备200605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豫)字第085号